相关资讯
2025第三届全国工业文化摄影大展投稿精选(12)
工业文明的发展轨迹在快门下显影,时代变革的壮阔图景在光影中沉淀。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创造,从人工操作到数字赋能,每一个生产场景都是人类智慧的生动注脚,每一处工业景观都承载着社会发展的集体记忆。
摄影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,将冰冷的钢铁赋予温度,让机械的运转充满韵律。那些飞溅的焊花、精密的仪器、忙碌的身影,在快门声中凝结成永恒。这些影像不仅是工业发展的见证,更是人类与机器对话的诗篇,是科技与人文交融的画卷。
让我们以镜头为笔,以光影为墨,共同描绘中国工业的壮美图景。无论是记录重工业的磅礴气势,还是展现智能制造的精密之美,抑或是捕捉产业工人的专注瞬间,都是对中国制造最生动的诠释。期待您的作品,为这个伟大的工业时代留下珍贵的视觉档案。
为进一步增强大展作品交流与宣传,组委会从投稿作品中精选部分作品进行线上展览,展览与否不影响最终评选结果。
2024年7月12日拍摄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冷泉镇110千伏水田变电站,变电站的钢架在霞光中舒展成利落的线条 —— 主塔如竖笔悬针,横架似折钗股,电缆的弧线则像行草的飞白,在天际写下工业的诗行。
2024年12月14日拍摄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河新区的山东新达重工机械有限公司、临沂永安钢瓶制造有限公司车间,工人在生产机械设备及配件,赶制出口订单。其生产的机械设备及配件出口德国等欧美国家。
2025年5月25日拍摄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。在文博会的现场,看到了当下引领科技的智能”机器人”,正在与观众互动。
山东省跨度最大的跨海斜拉悬索桥,乳山口跨海大桥钢箱梁计划于2025年8月5日合拢。千百年来的过海大桥夙愿即将实现。
2024年3月14日拍摄于香港戏曲中心。香港戏曲中心是中国传统京剧的新家,作为一个表演和传播传统艺术的场所,它极具新意,用现代感的曲线与传统艺术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。
2021年6月拍摄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图为核电消防武警身着专业防护装备,在模拟管道场景开展训练。他们以严谨姿态,锤炼应对核电设施潜在风险的技能,为核电安全筑牢“防火墙”,每一次训练都是守护核安全的庄严承诺。
2023年11月4日拍摄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,现代工业文化下做出的屋顶钢结构在光影下有种别样的美。
2022年5月6日拍摄于四川攀枝花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,这里冬暖夏凉,一年四季鲜花盛开,瓜果飘香。
2022年7月拍摄于江西新余,利用慢门拍摄新余钢铁公司的中板自动热轧生产线。
2023年11月29日拍摄于河北省邢台市。苍穹之下,火力发电厂的轮廓清晰铺展。林立的烟囱吐出缕缕白烟,双曲线冷却塔静静伫立,庞大的储油罐整齐排列,厂区建筑与设施错落分布,远处城镇与开阔天地相融,展现出工业生产的雄浑与秩序,也带着能源转换现场特有的厚重气息 。
2024年拍摄于吉林省辽源市,车间是工业生产的前沿阵地,这组照片捕捉工人专注调试机床、精细组装部件的瞬间。他们以专注为 “武器”,在机器轰鸣与零件交错间奋战,用坚守耕耘成果,生动展现生产一线的奋斗姿态,诠释劳动创造价值的力量 。
聚焦2023-2025年广东中远海运重工修船现场:工匠穿梭船台船舱,焊花如星火。他们伏身校准毫米误差,船舷外除锈喷漆,以数十年技艺修复海损巨轮,潮起潮落间诠释匠心,用担当书写新时代修船人 “让巨轮再航万里” 的使命。
2011年至2024年拍摄于宝武新钢集团。十年时光,宝武新钢集团的工业环境实现了华丽蝶变。曾经,露天料场扬尘四散,生产废水肆意排放,环境问题严峻。自2016年起,新钢痛定思痛,累计投入94.44亿元,实施175个环境治理项目,建成216台(套)污染防治设施。如今,废水“零排放”,每年减少工业新水100万吨;废气处理后,无组织排放下降80%以上,6座高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粉尘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≤10mg/Nm³ ,达到国家最高要求,成功从“灰色钢城”转型为环境优美的绿色家园。
2023年8月15日拍摄于河南省鹤壁市金山工业园区项目工地。建筑工人正在安装车间顶瓦,这是一项高空作业,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还要步调一致做好各项细致环节。
2025年8月3日拍摄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达里,蓝天、白云与电力设施构成美丽画面,凸显工业与自然融合。